中测光科
首页
产品中心
卧式光学定心车床MS-ACL
三维激光加工设备MS-LP
晶圆划片机MS-SDM-1
高功率皮秒激光微加工系统MS-PL
温控型折射率测量仪
ART-25反射率透过率测量仪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公司新闻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技术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基于空间时间正则化的运动解析、无需参考的全息成像技术:开启动态成像新时代
2025-07-09
全息成像技术作为一种能够同时记录光学场振幅和相位的强大技术,已经在生物医学分析、计量学以及相干衍射成像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传统的全息成像技术依赖于参考波,这不仅增加了实验的复杂性,还对实验设备的稳定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无参考全息成像技术应运而生。但长期以来,无参考全息成像面临着成像精度与时间分辨率之间的固有折衷,这一难题一直困扰着研究人员。最近,一...
行业动态
等离子体增材制造技术:拓展太空制造的新维度
2025-07-08
在地球大气层及重力场环境下,等离子体3D打印技术在精度控制与材料加工方面始终面临双重制约。然而,当应用场景转向太空这一兼具微重力与真空特性的特殊环境时,等离子体增材制造技术正展现出重塑太空制造范式的潜力。该技术不仅能够突破传统3D打印的材料应用限制,更可在极端环境下实现复杂结构的精准构建与修复,为深空探测及太空定居工程开辟全新技术路径。 一.等离子体打印的技术体系划分 等...
行业动态
SiC晶舟的四种主流制造工艺解析
2025-07-07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SiC晶舟作为承载晶圆进行高温制程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关乎芯片生产的稳定性与良率。当前主流的SiC晶舟制造工艺主要有四种,在成本、寿命及适用场景方面呈现显著差异,以下将逐一解析。
行业动态
等离激元超表面:三维光学全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2025-07-04
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项突破性研究,在纳米光子学领域引发高度关注——科研人员利用等离激元超表面成功实现了高分辨率、宽视场的三维光学全息。该成果不仅突破了传统全息技术的固有局限,更为其在光电子器件、数据存储及三维显示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行业动态
激光焊接常见问题及实用解决指南
2025-07-03
激光焊接凭借高效、精密的优势,在工业制造中应用广泛,但实际操作中难免遇到各类问题。本文整理了激光焊接常见故障及针对性解决方法,助力操作人员快速排查处理。
常见问题
行业动态
激光图案化技术驱动背接触电池革新:隆基绿能引领高效光伏技术可持续发展路径
2025-06-30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转型的背景下,太阳能电池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光伏产业突破产能瓶颈与成本制约的关键驱动力。背接触硅太阳能电池(BC电池)因其正面无栅线的结构特性,在建筑光伏一体化、新能源载具等对美观性与功能性兼具的应用场景中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传统制备工艺的复杂性与稀有材料依赖问题,长期以来构成了该技术规模化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近期,隆基绿能在激光图案化技术领域的突破性研究,为...
行业动态
飞秒激光加工钛合金微孔的形貌调控与性能优化研究
2025-06-26
钛合金因具备高强度、优异耐腐蚀性及高温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尤其是燃气轮机叶片冷却系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然而,传统机械加工方法在钛合金微孔加工中面临热影响区扩大、重铸层厚度增加等技术瓶颈,严重制约了复杂冷却结构的精密制造。飞秒激光加工技术以超短脉冲(10⁻¹⁵秒级)和高峰值功率特性,为解决钛合金精密加工难题提供了创新性技术路径。印度国家技术学院研究团队针对飞秒激光加工钛合金...
行业动态
硅光子学新突破:紧凑型高能被动调Q激光器开启微纳光电子新时代
2025-06-25
在集成光学向空间与医疗等微型化应用领域拓展的进程中,芯片级高能光脉冲的产生已成为关键技术瓶颈。传统调Q技术虽为高能脉冲生成的核心手段,但其长期被局限于大型台式固态激光器与光纤激光器范畴,尤其在波长大于1.8μm的光谱区域,依赖大模面积与长腔结构实现能量存储。而集成光子学中,紧密模式限制带来的小模场横截面特性,却成为高能应用的主要障碍。
行业动态
华中科技大学突破激光焊接技术瓶颈,三维点环光斑系统实现高效高质焊接
2025-06-25
在现代工业制造领域,激光焊接技术凭借其高精度、高速度的优势,成为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高端电子等关键领域的核心工艺。然而,传统激光焊接在面对高功率、厚材料焊接时,气孔、飞溅等缺陷以及熔深不足等问题一直是行业亟待突破的瓶颈。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秦应雄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Optics & Laser Technology》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行业动态
新型振荡激光焊接技术在铝合金焊接中的应用研究与性能优化
2025-06-24
传统激光焊接(LBW)技术虽具备深宽比大、热影响区窄等优势,但受限于光斑尺寸小、装配精度要求严苛,且熔池动态稳定性不足,难以有效解决气孔控制难题。而振荡激光焊接(OLBW)技术通过引入创新的“W”形振荡扫描轨迹,在熔池内部构建持续搅拌效应,为突破上述技术瓶颈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实验研究表明,该技术可将焊缝气孔率控制在0.1%以下,接头抗拉强度提升至母材强度的85.8%,实现了焊接质量的显著优化。
行业动态
上一页
1
2
3
...
26
下一页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0591-83855102
微信客服
扫码咨询